2月份的物价数据公布以后,让人大跌眼镜。CPI涨幅为1%,PPI居然下降了1.4%。
这种情况表明,我们通缩的威胁越来越近了,经济复苏的前景的确有点不明朗。当下出现通缩的迹象,有几个原因。
第一个直接原因和出口下滑有关。
外贸的萎缩导致大量的出口商品,不得不转向内销,但是国内市场肯定消化不了那么多商品,无形之中商品供给大幅增加,对商品的价格产生压力。
出现通缩的另外一个直接原因,还是消费不振。
居民购买力和消费意愿都在下降,居民超额储蓄还在增加,生活消费领域的不景气,已经传递到了生产领域,所以PPI开始出现下降。
这也就能够解释,为何疫情防控放开以后,中国不但没有像国外那样出现通胀,反而出现了通缩的苗头。
不过我认为,这些原因都不是根本原因。当前出现通缩压力的根本原因,在于中国的整体债务压力问题。
现在,无论是社会层面的债务负担,还是居民部门的债务负担,都十分沉重,已经在无法避免地影响和制约生产和消费活动。社会债务的问题不用多说了,现在压力更大的是,居民部门的债务问题。
本网站部分文案及图片来源于网络。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